关灯
护眼
    洪武二十二年9月初10,朱允熥带着马三保即几个侍卫,慢慢悠悠的顺江而上晃到了武昌城。武昌是湖广布政使司的治所所在,更是朱元璋第六子,朱允熥六叔的封地。朱允熥既然出京游历,路过武昌。自然没有不去看看六叔的道理。

    朱允熥现在虽然贵为皇孙,但毕竟还没有封号和爵位,所以也就没有仪仗。各路官员虽然客气,但还远谈不上恭敬。所以朱允熥一行虽然没有微服,但实际效果跟微服也差不多。毕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这个十一岁的小娃娃。

    楚王朱桢,是洪武皇帝第六子,庶出。洪武三年生人,洪武十四年被封楚王,同年就藩武昌。小时候,这个六叔可是没少逗朱允熥玩,所以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与朱允炆的少年老成不同。憨厚的朱雄英和机灵古怪的朱允熥小时候,都和几位还没出京的藩王玩的很好。不过不一样的是,朱雄英老是被几位叔叔捉弄,而朱允熥却是常常捉弄几位叔叔。不过都是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所以,虽说过年的时候都会见一面,但朱允熥还是有些想自己这个六叔的。

    朱允熥老远的在马车上,就看见武昌城门口,站着一堆官员。领头的是一位青年,穿着红衣,上绣金线蟠龙,想必就是自己六叔了,而后面则是几个着绯色官服的人,想必是湖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员了。朱允熥看见,连忙下车。步行过去。自己虽然贵为皇孙,但是现在又没有爵位。这样的欢迎仪式可是有些隆重了。

    站定之后,先对楚王一拱手道“侄儿见过六叔。”不论爵位,单论亲疏。这是朱允熥从小就和几位叔叔的约定。楚王也是一笑,走过来拉住朱允熥的手,道“你怎么想起跑到我们武昌来了?”朱允熥也笑着,道“这不是想六叔了吗?”朱桢哈哈大笑,伸出手来,点了点他道“你呀,打小儿就嘴甜,看来还是没变啊。”两个人寒暄了一翻。

    后面的几个人见人家叔侄寒暄完毕,连忙赶上前来,也只是拱手施礼,道“臣等恭迎殿下驾临武昌。”朱允熥忙扶了湖广左布政使胡启德一把,道“嘉公不必多礼,本宫既无爵位,又无旨意。来此不过是看看自家六叔,顺便浏览一下两湖风光罢了。”胡启德,字嘉轩。朱允熥自然是要尊称他一句嘉公的。胡启德忙道“殿下领天子旨意出京游历,臣等在此恭迎也是应该的。”

    朱允熥笑道“本宫在宫里时,常听皇爷爷念叨,湖广熟,天下足。嘉公代天子牧守一方,又是天下粮仓之地,公务甚是繁忙吧。可要多注意身体啊。”胡启德答道“多谢殿下关怀,臣自当鞠躬尽瘁,不负圣恩。”两人还要客气几句。朱桢却是拉过朱允熥,道“别客气了,我在王府备了酒水,走吧。”

    朱允熥知道这位六叔的脾气,最见不得人假惺惺的客气。朱允熥和胡启德初次见面,两人又没什么关系。自然就是假客气了。看他只叫自己去,都不和胡启德说话,想来两人平常关系也不怎么好。

    朱允熥随着六叔来了王府,胡启德却是带着一众官员告退了。朱桢也是知道朱允熥的喜好,所以并未准备太多的菜,只是捡着湖广风味的特色来了几盘。可惜没有辣椒,这湘菜的风味可就展示不出来了。吃完了饭,朱允熥又拜见了自己的六婶。才被朱桢送到住处,两个人泡了茶,又闲聊起来。说的也不过是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闲聊了一会儿,朱桢还是忍不住自己的疑问,道“你跟六叔交个底,你这次到底是干什么来了?”朱允熥笑着道“圣旨上不是说的挺清楚的嘛,游历呗。”朱桢,道“你就别蒙我了,你以前听过这样的旨意吗?你跟六叔说说,不会是皇上听了什么动静,要办你六叔吧?”朱允熥大笑道“六叔啊,六叔,你想哪儿去了?怎么?你又犯什么事了?这么心虚的。”

    朱桢用指头点了点他,道“看看看,这就开始套我的话了。”朱允熥微笑不语,朱桢又道“那,六叔也不问你到底是干什么来了?你就跟六叔说说,跟我有没有关系?”朱允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朱桢脸上着急的表情,才慢慢悠悠的道“自然是没有关系了,我是来欣赏两湖风光的。哪儿是来查六叔的,再说了,就算六叔有什么错处,也不是我这个做侄子的能说的不是?”

    朱桢显然很受用朱允熥的谦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不再深问了。毕竟,若真是有事,想必也是密旨了。自己问多了可不好。又说了会儿子闲话,朱桢站起来,道“你旅途劳累就早早歇了吧,明天六叔带你出去耍。”朱允熥忙站起来把朱桢送出来门。马三保上来撤走朱桢的茶杯的时候,低声道“殿下,您没告诉楚王吧?”朱允熥端着杯子,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六叔不大可能牵扯进去,但既然要秘密调查,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朱允熥即到了武昌,那黄鹤楼自然也是必去的地方。朱允熥出京之前,已经请旨朱元璋暂时不要提审杭州知府周通。只是严密保护起来。此案既然已经怀疑与锦衣卫有关,自然就不能再由他们保护了。而是交给了杭州水师。就近羁押。所以朱允熥并不着急。在武昌又逛了几日,这才乘船往长沙去了。

    长沙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荆州的军事重镇。不过现在天下太平,所以长沙附近并没有卫所驻兵。明代将府分为四等,第一等,自然是京府,也就是应天府。第二等就是每年纳粮20万石以上的为上府,20万石以下,10万石以上的为中府,10万石以下就是下府了。长沙地处湖广,土地富饶,水源充足,每年纳粮自然在10万石以上,所以长沙知府乃是正四品官。周通由长沙调往杭州,而杭州却是上府,所以官阶就升为从三品。算是升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