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既然要把这里作为钦差行辕。自然是要修缮,改进一番的。平常的民宅只有前堂会客,自然是没有大堂的。但是作为浙江总督。还是要有一个大堂的,毕竟职责里面还有民政,问案的时候总不能在会客的地方问。黄德征发了一些民工在前面干的热火朝天。朱允熥却和马三保在后花园里摆弄拳脚。

    计划已定,说好了年后动手。朱允熥也就不着急。既然浙江布政使司在自己来之前也没出什么乱子。自己就在这儿先住上两个月。过完了年再说吧。昨晚上已经吩咐了常升去接管浙江军务和杭州水师的事情。再就没什么了。

    朱允熥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常和马三保过两招。论起功夫来,马三保可就比朱允熥强的很多了。朱允熥不是事儿多的主子,马三保又对这个上心。所以在宫里整天的练着。又有那么多大内侍卫当师傅,早就练了一身的好本事。倒是朱允熥,也算是练童子功出身。但是朱允熥对武功一道本身不太热衷,加上侍卫们对他也是奉承的多,没几个仔细调教的。所以,一身武艺耍起来看着不错,实战效果却差得远了。

    练了一会儿发了一身汗,朱允熥停下来道“不练了,有点饿了。”马三保忙递上毛巾,朱允熥擦了擦脸,想了想道“咱们来了杭州两次了,还没好好的出去玩过呢。以后这也算是我的辖区了,总要出去走走,看看才好。”

    马三保知道这位爷的脾气,不过多带上些侍卫罢了,也用不着担心。便下去准备了。浙江是鱼米之乡,古来富庶。南宋之后,商贾兴盛。蒙古人统治时期,本就不懂得治国经世,又如何会抑商兴农?所以发展到今天,杭州就成了大明最繁华的都市,也是商业最兴盛的都市。原本还有苏州可以与之一较长短。

    但是当年朱元璋与张士诚一战,苏州城当然损失惨重,也就愈发的比不上杭州了。若说规模大小。杭州自然比不上身为首都的京师和北方的北平。但是繁华之色,却胜于这两个地方。北平自从元灭之后,也就渐渐的惨淡了。京师身为首都,达官贵人多些,这各种规矩自然也就大些。远不如杭州的繁华与活泼。

    京师的人脸上透露出的是一种傲气与谨慎。两种颇为复杂的情绪。谨慎自然是对南京人,谁晓得你踩了一只脚,是王孙的脚,还是公子的脚。傲气却是对外地人的了。首都人嘛,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有些傲气也是自然的。杭州却不是,人们脸上自然的带着些许微笑,身逢盛世,又生活在鱼米之乡。当然是有些开心的。

    朱允熥身穿一身青色的儒衫,脚下等着一双白底软靴。头发还是用一袭丝绸束着。马三保在身后徐徐的跟着,再后面就是几名侍卫了。朱允熥看着街上的人,来往匆匆,颇觉有趣。大内可是见不得这许多人的。说是饿了,却是并不急着找吃的。

    马三保看着这么闲逛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忙上前轻语道“殿下,咱们找地儿吃了再逛吧?”

    朱允熥初时不觉得,听马三保这一提,也觉得饿了。环顾一看,正有一家酒楼,人还不少。想必味道也不错。就指着道“那就这儿吧,咱们也尝尝杭州菜。”马三保忙点头。又示意后面的侍卫跟上。

    朱允熥迈步走了进去。这是一家三楼的酒家。看装饰也算是比较上档次了。现在不是饭点儿,所以里面大堂里吃饭的并不多。都是叫些小菜,三三两两的喝着酒,聊着天儿。南方人喝酒自和北方人不同。没有那么大的海量,自然用不到那么大的碗。都是用的杯子。

    朱允熥刚一进去,店小二大喊一声,“掌柜的,来客了。”说着就朝这边紧走而来,他说的是标准的杭州话,朱允熥听不懂,马三保一个云南籍的孩子,那就更听不懂了。一众侍卫都是北方人偏多。

    马三保见他冲了上来,就是一惊,赶忙挡在朱允熥身前。幸好看得表情,再分析分析环境,没有大喊“护驾,”要不然朱允熥这杭州一日游的机会可就泡汤了。那伙计走过来,见这位如临大敌的样子,也是分外不解。不过想了想,大约人家听不懂杭州话,忙用官话道“公子,里面请。”态度却是分外恭敬。

    明初的官话是安徽凤阳话,不过后来迁都北京之后,慢慢的改了北京腔。杭州商业发达,自然有无数的外地客人,店小二会说官话,也很正常。朱允熥看着如此恭敬的店小二有些诧异,我是客人,你是主家。热情些是应该的,怎么如此恭敬?莫非看穿了我的身份不成?

    马三保也有些疑虑,不过朱允熥料也无妨。说道“哦,我要间套间,可有吗?”

    那店小二忙答道,“有的,有的。公子请随我上三楼来。”

    “嗯,头前带路吧。”

    马三保凑过来低声道“殿下,这。”朱允熥摇了摇头“你也太小心了。”马三保就不再说什么了。朱允熥走到楼梯,正准备上去的时候。却听见楼梯旁的那一桌。两个中年汉子一番答对。

    一个稍有些沙哑的声音道“你说皇上怎么给咱们派了这么个总督?12岁,这毛还没长齐呢吧?顶的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