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破天荒的,第二天一早,苏琴是被人叫醒的。

    敲门声十分有节奏:笃、笃笃、笃笃笃、笃……

    苏琴在床上不耐烦翻身蒙头:“谁啊,才几点?有毛病啊!”

    门外声音停顿几秒,继续。

    这声音穿透力十足,比别人家装修的电钻声还吵,苏琴烦不胜烦,直挺挺躺床上:“你再敲试试,我报警给你看!”

    沈鸣听见声音精神十足,开口道:“起来,上班。”

    苏琴:……

    这就是社畜生活?

    一看手机,才特么六点。

    六点半,苏琴挣扎起床洗漱,开门发现沈鸣坐客厅吃早点,另外一份豆浆包子放旁边:“来吃,快点。”

    苏琴装没听见,气昂昂去刷牙洗脸。冬天天冷,热水器都要放好一会儿才能出热水,托凉水刺激,苏琴终于清醒过来。

    探头看客厅,男生身影在墙壁遮挡下若隐若现,方便活动的运动型羽绒服蓬松,却把人衬的愈加高挑。

    苏琴眯眼睛,地上那条“三八”线依旧清晰:“你就让我这么跨过去?”

    沈鸣回头,眼皮抬起,眼尾狭长,沾惹着冬日凉意的发丝自然垂落:“一大早的,真有活力。”

    苏琴:……

    忘了这人才是阴-阳-怪气大师。

    苏琴走到那根粉笔线边缘,做好心理建设,抬腿跨过去。

    沈鸣被逗笑:“你跳皮筋呢。”

    苏琴:“呵,你居然知道跳皮筋。”

    这话题太古早,苏琴几乎是赶着最后一波风潮玩过几次,等她上小学之后就没有人玩皮筋了,大家都有新的玩具新的游戏,之后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小孩子的娱乐活动。

    沈鸣推推早点:“快点吃。”

    苏琴只好压下旺盛的对线欲,拿起豆浆啜饮。

    “小心烫”

    “哇、好烫!”

    苏琴差点一口吐出来,好容易缓过那阵灼烧似得疼。沈鸣转过头,看似十分绅士,肩膀的抖动出卖他。

    “切!”

    苏琴舌头抵着上颚,拿起包子和豆浆起身出门。

    外面天凉,豆浆冷得快,她喝着稍热的豆浆,再啃口皮薄馅大的包子,对沈鸣的那份不满顿时随着好吃的咽进肚子里。

    到影楼才发现,胖姐她们早到了,影楼门开着,展架用红布困在路边柱子,谨防刮跑,清冷的街道路面月白,布帘被雾气蒙上,安静又热闹。

    “佳佳你再检查一遍你的化妆箱,耀祖你今天全天跟着两位摄影师,千万不要跟丢,东西也要照看好。”

    “知道知道。”

    “哎,鸣哥和苏琴怎么还没来,约好七点的。”

    “阿鸣做事你还不放心?肯定来了。”

    话正说着,沈鸣和苏琴掀开门帘进来,四目对上十八目,双方均是一怔。

    沈鸣打破沉寂:“做什么呢?”

    “哦……哦哦,等你们俩啊!真是,快点去准备。你们俩的家伙大家都不懂,只好靠你们自己咯。”

    苏琴顿时生出一小阵愧疚,要不是她起迟,也不至于让大家这么等。

    谁知,沈鸣下一句说道:“七点呢,这才六点五十五,着急什么。”

    “……”

    神特么不着急。

    客人来的准时,因为今天要先拍室内,再出外景,加上还有三套写真,艺尚这里只有苏琴和沈鸣两个摄影师。

    “你,就拍写真吧。”沈鸣调-教着镜头对苏琴说。

    苏琴也在摆弄相机:“为什么?不够资格?”

    她这话就很难让人接茬,沈鸣说:“啊,你想拍婚纱?”

    那倒不是,她只是想杠一杠他。

    楼下胖姐登记好客人信息,让黄佳佳带人去化妆,时间比较紧,苏琴想想,说:“算了,我们分工吧?不用担心我,职业操守我还是有的。”

    沈鸣:“……那你拍室内。”

    苏琴:“外景也行。”

    “……”

    三个小时过去后,苏琴觉得,她可能撑不到外景。

    拍婚纱照特别耗费体力,尤其碰上没有镜头感的人,一个镜头能找到崩溃。

    苏琴自动请缨要分工,沈鸣只好分配一半活给她,于是两人各拍一套婚纱,写真苏琴拍一套,沈鸣两套。

    一上午,苏琴就拍了婚纱照的一半儿内景,也就是说下午她得去拍另外半套内景,和一套外景,再加一整套写真。

    这些活儿看上去不重,但对体力要求太高,饶是苏琴撑得住校园女子一千五长跑,也扛不住这么长时间站蹲和爬上爬下。

    还有一点,她太较真。

    一个镜头没抓好,下一个继续抓,等她总算找好镜头,拍照片的人累,摆poss的人也累。

    “还要拍吗?十二点了……”

    中午,女孩子扛不住饿,迟疑地开口问道。

    陈耀祖今天专门跟在苏琴身边帮忙:“琴姐,吃饭吧,大家都饿了。”

    这声琴姐听在耳里,像是尚小帅在叫她。

    苏琴手按着快门上,看向新婚夫妻:“吃饭?”

    “好!”

    她这个服务客人的还没说什么,反而是客人自己欢呼起来。

    艺尚给客人提供盒饭,因为苏琴下场迟,给她也留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