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哼,他们竟连太子喜欢的猫都要伤害,本宫发誓,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林笑笑在听到淑娴皇后的心声后,欢欢喜喜地在皇后怀里可人疼地喵喵叫了几声,更惹得皇后怜爱,抱着它,轻轻摸着它的毛。

    “太子怎样?”

    淑娴皇后眉眼里神情都是淡淡的,似乎根本没听到青岚说的关于五皇子秦屿尘的事儿。

    “回主子话,太子殿下看起来很好,奴婢是偷偷躲在旁边看的,远远的也看得不是太清楚,不过,殿下走路的样子还是以前那样,昂首挺胸的,不过,奴婢依稀瞧着他的额角那里有擦伤的痕迹,结痂了,应该是好了!”

    青岚知道娘娘的心里现在其实跟燃着一团火似的。

    早几天,边疆就传来太子不顾孙玉朗的劝阻,一意孤行,带人返回京都的消息。

    皇上震怒,那天早朝还把太子的几位舅舅痛斥了一通,骂他们早些年在太子年幼时期,对太子管束太少,把太子惯坏了,这才导致太子如今的不堪。

    皇上甚至有几日都没到坤宁宫来了。

    这就是帝王的迁怒。

    皇后娘娘连着两日都水米未进,夜夜也不能安寝。

    不过,这种情形也只有青岚跟吴嬷嬷知道,青岚跟吴嬷嬷都是娘娘从娘家带进宫里来的,吴嬷嬷还是娘娘的奶嬷嬷。

    青岚跟吴嬷嬷两人劝娘娘进食,哪怕喝点粥也好啊,别太子殿下没事儿,娘娘先就熬坏了身子骨。

    娘娘落了泪,说,太子不是任性的孩子,他能一路把粮草运抵边疆,就说明他不是个知难而退的,他之所以在第二天就急匆匆往回赶,一定是有什么事儿发生,但本宫相信自己的儿子,他一定不会是惧怕边疆的环境艰苦……那孩子的性子,像陛下,坚韧又能忍,怎么可能如他们说的那样不堪呢?

    但皇上却偏偏不信。

    觉得太子就是如旁人说的那样不堪,甚至在接到了孙玉朗的死讯后,更加愤怒,接着下了两道旨意,派人去沿途接应太子,接应的目的自然是押回!

    这一拨儿人一路没接应着太子,皇上又下旨,要三千营的人在西城门守着,只要太子一进西城门,立时把他带进宫。

    一日日传进宫的消息都不是好消息。

    有说,太子带着几千兵士叛国了。

    也有说,太子在路上遇上山匪,被杀了。

    淑娴皇后日日寝食难安,可她一次也没去御书房求见皇上。

    皇上跟皇后感情一直很好,他们是少年夫妻,当初还是太子的皇上头一个接触的女子就是皇后,两人在太子府邸恩恩爱爱地过了两三年后,这才在先帝的一再要求下,太子府邸里才多了几个侍妾!

    后来先帝故去,太子继位,第二日就颁布了皇后册封圣旨,可见皇上对皇后的看重。

    娘娘的身体不好,不适宜受孕,可她还是咬着牙,生下了秦屿舟。

    生那日难产,险些丢了性命,在外头等着的皇帝下令,一定要先保皇后!

    但就是这样好的感情,却在得知太子无故离开边疆后,皇上竟也迁怒于皇后,七八日都没再进坤宁宫。

    多少人在看皇后的笑话。

    皇后都不在乎这些,她只在意太子的安危,现下得知太子无事,已经回宫,虽然被盛怒的皇帝押送宗人府,可人毕竟是回来了。

    “青岚,把这几件缝好的中衣给皇上送去。”

    从淑娴皇后嫁给皇上那天起,他的贴身中衣一直都是皇后亲手缝制的。这几天,皇上没过来,皇后也没求见,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在坤宁宫里给皇上做中衣。

    做了一件又一件,黑也做,白也做,饭都顾不上吃。

    青岚跟吴嬷嬷劝了几回,皇后娘娘都不肯听,无奈,两人只好也陪着默默流眼泪。

    现在,太子回来了,皇后娘娘终于想要去对皇上示好了。

    “娘娘,皇上若是看到您为他做了这么多的中衣,一定会龙颜大悦,那时候娘娘再跟他提一提太子的事儿,太子身份矜贵,是未来的储君,怎么能被看管在宗人府那样的地方呢?”

    青岚喜滋滋地把中衣,一件一件地放入包袱中,系好。

    “你去吧,皇上问你什么,你旁的不要说,就说本宫挺好的,吃得好睡得好……”

    淑娴皇后熬了这些日子,身体清减了不少,往日合适的衣裳宽大了不少,脸色也很憔悴,两只眼圈都是黑黑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奴婢这样说,皇上能信吗?”

    青岚本来还想着,衣裳送过去,她一定要把皇后娘娘这边的情况好好跟皇上说一说的,娘娘这些日子过得太苦了,皇上怎么能如此冷淡娘娘呢?

    但娘娘却不许,她有点想不通,“娘娘,奴婢跟皇上说了您的实情,皇上是心疼您的,他一定会因此对太子也好一些,太子就不用在宗人府受苦了。”

    “唉,你不了解皇上。”

    淑娴皇后看着外头,目光中浮现出一抹失落,“皇家多薄情,天下是皇帝的,他怎么可能会为一个女人而荒废了大业?说,不如不说!不过,太子既然回来了,本宫就不会让他白受苦,那些背后的小人,本宫会一一给他们揪出来……”

    她的目光变得冷漠,幽深。

    青岚走后,淑娴皇后给吴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吴嬷嬷心领神会,拉开门,瞧了一眼外头,屋外头静悄悄的,没一个人。

    她返身回来将屋门关好。

    “娘娘,您说。”

    她走近淑娴皇后,将耳朵靠近她。

    “你亲自回董家,让我大哥把人押送进宫,还有,三千营那边的,也给过消息,要他马上带着东西去董家,以后就不用再回三千营了,就留在董家听用!”

    “是,奴婢这就去。”

    吴嬷嬷点点头,急匆匆地离开了。

    “来人,本宫要洗漱,上妆!”

    她知道,皇帝见着那摞中衣,很快就会过来了,她不能这样见他,皇上那人本性多疑,她越是不想让他看的,他越是想看个究竟。

    果然,在她刚换好衣裳,妆容也收拾停当时,外头就传来一句,皇上驾到!

    她忙起身,带着一众人出门迎接。

    “皇上,您来了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家常话,没有埋怨,倒是有几分隐隐的期盼,一如她与他刚成亲那会儿,他每日里都要进宫去跟先帝学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好皇帝,她留在太子府,日日盼着他回来,每天,只要他一回府,他都会这样欣欣然地出门迎接,语气也一如今日,只一句,太子,您回来了啊!

    “皇后,这几日朕有点忙……”

    这话是解释他为什么有日子没到坤宁宫了。

    “臣妾知道,皇上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