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家是不养闲人的。

    这是李贤的太太太爷爷就开始定下来的规矩,当时华阴李家还在前唐做官,华州不叫华州,叫太州。

    后,华阴李氏延绵数百年,这条规定已经变成了李家不成文的祖训,亦因勤俭持家额观念,李家在条件最困难的时候,也能顽强活下来。

    所以你能看到李家虽然家中条件尚可,但仆从并不多。

    包括现在,算上留守老家的老仆厨娘,还有小翠腊月二狗这群随之抵达乾祐的下人,李家上下的仆从不超过五人。

    因此,关于那吐蕃少年的安排上,李贤犯难了。他家现在还真不缺仆人,而关于这吐蕃少年,两个老舅也在晚饭后说明了这吐蕃少年的非同一般,这才把这个烫手货扔给了他。

    进而也不能把吐蕃少年当一般的仆从看待,需认真打探下对方身份才好安排。

    好在家里的孙二狗年少时就在吐蕃周边流浪过,最后辗转才来到华州,被李家收留,自是略懂一些吐蕃当地语。

    当夜李贤给睡前给二狗嘱托两句,便令之和二狗挤在了一个屋里。

    第二日天麻麻亮,正是一天清爽时,李贤下意识的醒了。

    这段时间在县城的工地上,为了忙建工坊,每天起早贪黑几乎成了习惯。

    既然醒了,那索性不睡了。工坊建造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投产,他还想着随兄长回华州前,看看工坊的运作如何,以便他在时加以改进。

    “也不知道三舅四舅这一夜考虑的怎么样了?”李贤打了个哈欠,脑中不自觉地想到了此事,开始麻利穿衣。

    对于结果,他其实早有预测,老舅们肯定会同意他的决定,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李贤收拾妥当,打开房门,还没来得及喊腊月把洗脸水端来,就被门前的黑影给吓到了。

    这人笔直的站立着,身个比李贤第一个头,可不正是昨天来的吐蕃少年。

    “早啊!”李贤下意识的打了个招呼,忽的才想起来对方不懂汉语。

    真让人头疼!

    好在这吐蕃少年十分聪明,不像昨天给人一种呆呆笨笨的感觉。

    见李贤打着哈欠出来后,便跑向了烧水的厨房路边,给腊月比划了两下,然后小跑着将脸盆和毛巾送到了李贤脚边。

    李贤没有拒绝少年的善意,对方能如此主动来做事,说明二狗昨晚和对方沟通的很有效果。

    等他洗漱完,孙二狗才穿好衣衫,姗姗来迟。

    “怎么,小郎我不在的这两天,你学会睡懒觉了?”

    李贤寻着香味往厨房而去,没好气地向跟过来的二狗道。越是往前院去,还能听见早起的兄长正在无人池塘边的朗读声,他李贤最喜欢看别人努力了……

    旁侧,长脸的孙二狗注意到自家小郎话里的揶揄,脸顿时拉长了,长吁短叹地吐槽着。

    “小郎,你可冤枉我了。昨晚为了完成你交代的任务,我可是和小子一直聊到了寅时。

    那晓得这小子比我起得早,甚至比我还精神,到底是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啊!”

    孙二狗这有些老气横生的说法,还真把李贤给逗笑了。

    孙二狗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和兄长李志大了个那么三两岁,正是年轻正壮时,只是头发略微有些稀疏,外加某些白头发,让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那说说,你都打听到了什么?”

    那吐蕃少年也知道李贤主仆在说话,故意往后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