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完,便出了门。到院子里拉了她的小板车,径直出了院门。

    这小板车还挺给力的,之前被古学斌一通敲敲打打,现在轮子转的很顺溜,拉着走一点也不费力。

    而且往李家屯多是山路,没有大路走不了马车、驴车,听说最窄的地方连推车都不好走,有这么个小板车反而容易的多了。

    小城儿给装的车,也很细心的用一根麻绳子把东西捆绑了一下,固定在车板上,以防山路崎岖,拉着的东西会掉下来。

    苏瑾瑶就拉着这么个小板车,朝李家屯走去。

    苏瑾瑶本意也是打算要去一趟李家屯的。因为她知道自己虽然赚了点钱,可是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做生意的本钱。所以她要想赚大钱,还得再积累一下。而要从小处开始积累,这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反而容易让她找到一些商机。

    往李家屯的山路确实不怎么好走,时而穿林,时而过沟。还遇到一条小板桥,那宽度也就能容两个人并排走过。苏瑾瑶拉着个小板车也就是将将够宽。

    不过这一路上的景致倒是不错,很是悠闲、清净,空气又新鲜,还有鸟语花香。

    转山的小路一直走过去,李家屯在大山的另一边的山脚下。一眼看过去也只有几十户人家,低矮的茅草房居多,也有几间瓦房,不过不是青砖的,而是用石头垒起来的。这山里石头多,盖房子用石头比到外面买青砖来盖房子划算。

    苏瑾瑶拉着小板车往前走,过了村头小溪上的石头桥,就进了村儿。

    村子小,村里人却不少。估计也是这李家屯太靠山里了,往外走也不方便,所以这里的村民没事的时候就在自家门口晒太阳、聊天,好像过得还算舒坦。

    苏瑾瑶来到这儿,并没有立刻就去找春妞家,而是拉着小板车一直往里走,想要看看这里是不是能做什么小生意。

    因为苏瑾瑶是外来的,这么个小村子估计也鲜少有人过来,便有好奇的妇人围过来问:“小姑娘,你是来找人、走亲戚啊?”

    又有人看看苏瑾瑶拉着的小车,车上还有不少的东西,就问道:“要么,是个小货郎?还是收山货的?”

    苏瑾瑶听见有人问话,抬起头来笑了笑,道:“也买、也卖、也换。我这车上有些个旧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就便宜的价钱拿去用吧,都是好东西,很实惠,比新的好用。要是你们谁家有暂时用不着的,也可以拿来跟我换,换东西、换钱都行。”

    听苏瑾瑶这么说,围着的几个妇人都好新鲜的往小板车上看,问道:“原来是个卖旧货的。都有啥呀?”

    其实穷人家就是经常买卖一些旧东西的,互相之间也经常把闲置不用的东西换着使使,又方便又省钱。所以苏瑾瑶这么一说,还是有不少人有兴趣来瞧瞧的。

    苏瑾瑶便趁着有人问,也不往前走了,就找了个靠路边又干净的地方,把小板车上的麻绳解开,把东西一样样都摆出来。

    其实苏瑾瑶带着的东西也不多,就是之前在平安饭馆捡回来的旧铜壶、酒坛子和一套炊具,最多的就是那些旧的窗帘和台布了,不过东西都挺实用。

    苏瑾瑶有心把这些东西都卖掉,但也知道这李家屯太穷的话,未必就有现钱交易,索性说是换也行,就是想要看看这里或许还有什么值得要的东西,置换回去卖个好价钱。

    说白了,跟那些走街串巷收旧东西的人差不多,但也有不少人收到的旧东西里,有很好的古董、古玩,那就叫“捡漏”了。

    苏瑾瑶把东西一摆开,就有人走了。因为不需要,也就没有了兴趣。还有人问苏瑾瑶:“没有香粉、胭脂啥的吗?”“小镜子有没有?”

    还有人问梳子的,也有人问针头线脑的,真是把苏瑾瑶这个小摊子当成个货郎摊子了。

    苏瑾瑶笑了笑,说道:“这些东西现在可是没有。我其实也不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就是把这些个家里不用的东西拿出来置换一下,能换钱最好,不行的话换点我们家用得着的东西回去,也省得占地方了。”

    说着,苏瑾瑶指了指那三个酒坛子道:“这坛子原本是装酒的,可干净呢。买回去腌咸菜、腌咸鸭蛋都挺好的。要不然,装米也行啊。那几把壶都是纯铜的,晾白开水、沏茶都行啊。谁家还不用水壶啊?再者,瓷壶容易打破,这铜壶擦拭一下亮晶晶、光闪闪的,跟金子似的,那显得多气派。”

    苏瑾瑶说着,蹲下捏起一撮地上的沙土,在铜壶底部用力的搓了几下,倒是把那铜壶擦拭的发亮。

    听苏瑾瑶这么一说,有个妇人倒是动心了,问道:“我家茶壶倒是刚摔破了,这铜壶看着挺好的,你要多少钱卖呀?”

    “这……”苏瑾瑶想了想,怕价钱高了肯定不行,索性道:“这铜壶要是新的起码得四十几文,我这个虽然是使用过的,可是铜质的东西用用也没有啥破损,反而更光亮呢。大嫂子给我十五文钱就卖给你。”

    “呀,一把泥壶新的也就十五文,你这可是旧的呀。”可是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睛还瞧着那把铜壶,也没有走开的意思。

    苏瑾瑶一见就知道,这妇人是动心要买,可是嫌贵。便道:“大嫂子,泥壶哪有铜壶好呢?泥壶不还是一打就破嘛。这铜壶,你使上十来年,还是那么光亮亮的呢。这样吧,您算是给我开张了,我就给你再便宜两文钱。十三文钱最少了。不然你拿其他东西来换也行。不过,可得是我看中的。”

    听苏瑾瑶这么说,这妇人本来就是想买的,抿着嘴想了想道:“十二文行不行?我可没有那么多钱,十二文够我家吃两天菜了。”

    “那……好吧。说实在的,我家里也穷,不然也不能让我一个小姑娘出来买卖东西了。我知道这一文钱的难处,您就给十二文吧。”苏瑾瑶说完,把手里的铜壶递了过去。

    那妇人听苏瑾瑶这么说,笑了笑接过铜壶检查了一下,看着确实挺好的,便从衣兜里拿出小钱袋,开始数钱。数了十二个铜板递给苏瑾瑶,道:“小姑娘,你真是挺好说话的。”

    苏瑾瑶也笑笑,但是没说什么。其实从这妇人穿得衣裳就能看出来,她家在这李家屯未必就最穷的。因为这妇人衣裳虽然旧的,但起码还没有补丁。可比之前苏瑾瑶穿着的的那套衣服好多了。

    不过,既然是讲价钱,那自然是要说得穷一点,苏瑾瑶也能理解。反正这铜壶也是她捡来的,能换成钱就不错了。不然,她家里能用得了好几把铜壶嘛。

    那妇人提着铜壶转身要走,苏瑾瑶想了想又叫住她道:“大嫂子,我这里还有窗帘、台布你要不要?虽然是旧的,但是我姐姐给浆洗的可干净呢。你先来的,可以先挑,等到晚了给人家挑过了就没有了。”

    说完,苏瑾瑶就拣出一块窗帘抖落开,朝着周围的几个人道:“大家看看吧,这窗帘尺寸足,这么大的一块窗帘,你们拿回去剪裁一下,至少能做出两块窗帘呢。要是不想剪裁,这么大一块能做帐幔。冬天床前挂一圈帐幔,帐子里面暖暖和和的,不是还省柴火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