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你好,张沫同学,我是徐必胜,你准备的如何了?”孟离佯装淡定。

    没错,孟离打算轮流炸一下这五个“被选召的孩子”,如徐必胜情况一样,四个关机,这一个幸运儿,让孟离辛苦了几天后的心里不得不有一丝小激动。

    电话对面沉默了一下。

    “你不是他,你是谁?”

    孟离心里一凉,还没开始就露馅了?既然露馅了,接下来那一定说多错多。

    “呵呵”孟离笑了一下,大脑飞速运行,孟离的经验告诉他,对话一冷场,那可就凉的透透的,毕竟前些年他是老冷场专业户了。

    这时孟离耳边微微可以听到女孩的轻微喘气声。

    “你怎么认识的他,还敢在我这冒充他?”一声娇声的质问。

    “!”孟离来不及分析其中蕴含的意味,开口说道:“这不重要,徐必胜他放弃了这次机会。”

    孟离耳边明显可以感觉到女孩的喘气声在加重,可能是话筒贴近,也可能是控制不住心情的起伏,说到底,这句话踩中了女孩心里的一个点。

    “你怎么知道?”

    “这不重要,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焦申,徐必胜的同学。你呢,看样子也准备放弃了?”孟离继续提问。

    “嘟嘟嘟”

    叫张沫的女孩将电话挂断。

    孟离拿着电话的手缓缓放下,脑子里回荡着刚刚简短的对话。

    当时说出“徐必胜放弃这次机会”,虽然有着赌的成分,但孟离还是有一定的把握。

    首先女孩和徐必胜早先就认识,可张沫是大二的学生,徐必胜已经大四了,“炸”一下的目的基本达到一部分。

    其次“徐必胜放弃了这次机会”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包括徐必胜在内的五个人,电话齐齐关机。末日将临,被孟离筛选出的这六个人,五个人出现了这个有点离谱的共同点,再加上无意间看到的“沧舟计划”,存在一个莫须有的“一个机会”不为过,这可以笼统的概括了很多种情况,听在有心人耳中容易被认为是知情人。

    张沫有点情绪浮动,孟离这么判断,或者说对“徐必胜放弃这次机会”这个假设,有了一定的在意,期间似有似无的喘气声在变化便是佐证,而喘气声好像是剧烈运动所致。

    最后孟离大胆的试探了一下张沫,张沫没有回音,直接将电话挂断,这个行为有点意思。

    根据孟离的判断,这句试探并不过分,但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该由他这个陌生人来问出这句话,比如她被“保送”了,这个机会不用争取,所以这么问不合适,张沫察觉到了不对劲而挂断电话。

    还有一种情况,张沫心里不想和一个信息不对等的人,讲这些事。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可能存在,比如张沫离校后的安排和其他人不一样,或者她是徐必胜的女朋友,偶然得知一些东西,但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