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解决好吃饭的问题,苏志强现在可以专心的寻找合作伙伴了。

    有的时候,幸运来了,那是挡也挡不住的。因为要收鸡蛋,苏志强这几天天天外出,去别的村里看看,苏志强打算特别多,在村子里人多嘴杂,谁家有点什么事情,家家户户都知道。

    苏志强也怕爹娘因为自己的事情担惊受怕,即使政策放松了,但是还是没有人敢做这个出头鸟,生怕在惹上事端。

    这可能是百姓都图安稳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还有另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形式太让人害怕。

    前几年在大嫂生大宝的时候,家里那时候日子是真的不太好过,也没有钱。为了给大嫂补充营养,自己娘背着家里人,在家里偷偷蒸了一锅二和面的素包子,这可是家里所有的白面啊!趁着天不亮就背到乡里的去卖。

    别以为苏老太作为一个农村老太太什么也不懂,其实苏老太比谁都知道被抓到的严重性,但是没有办法,也不能让孩子没有奶吃啊!苏老太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

    提前一天苏老太都踩好点了,知道哪里更好卖,乡里有个家属院,里面住的都是钢铁厂和纺织厂的工人,早上都忙着上班,没有什么功夫做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

    所以苏老太才想到要来到这里卖包子。自己做的包子虽然是素馅的,但是苏老太对于自己的手艺特别的有自信,当初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就自己这一手厨艺,那是可是响当当的。

    好多人家家里办喜宴什么的,都请自己掌勺。这些年来,生活条件也不好,能够混饱肚子都是不错的了。还要求什么味道好不好。

    巧妇也难无米之炊啊!到了乡里天已经亮了,苏老太也是头一次干这种事情这万一让人家举报了,那可就废了。不过一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小孙子,苏老太就什么都不怕了。

    苏老太偷偷摸摸的卖着包子,工人们对于苏老太做的包子特别喜欢,而且也不贵,所以大部分人都在苏老太这里买包子当做早饭。

    大部分人都不会说些什么,也不会说去举报什么的。因为毕竟这也是方便了自己,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看别人挣钱就眼红的那种人也是存在的。

    苏老太这段时间经常天不亮的就出门了。一次两次家里人能不知道吗?当初得知苏老太干的这种事情后,家里人都不同意,可是谁也拗不过她,只好由她去了。

    有一次苏老太差一点就被抓了,好在她的运气比较好躲起来没找到,那段时间天天的在家属院门口卖早餐也挣了不少。给苏大嫂买了猪脚下奶,还给苏大宝买了麦乳精。

    后来苏大嫂经过一番调养也开始。能够独自喂苏大宝了。苏老太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去卖早点的。

    所以苏老太对于这样的事情特别的害怕。

    苏志强也不敢让苏老太知道。

    终于苏志强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他是隔壁村的,叫刘建国,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刘老二。在家里跟透明人似的,这次家里孩子生病了,老太太死活不肯拿钱给孩子治病。嫌弃生的是个丫头片子。

    钱还要留给大孙子以后娶媳妇用呢!用老太太的原话讲“不就是一个丫头片子而已嘛,死了就死了,正好再生一个孙子。”

    不得不说重男轻女的思想真的是太严重了。

    直接把他们一家分了出去,没有办法,但是为了孩子举借外债给孩子治了病,但是也欠了特别多的债。

    这次苏志强去他们村里买鸡蛋的时候,正好遇上他,两个人一拍即合,都是为了生活。

    “倒买倒卖”的生活就这么的开始了。好在铁蛋儿有人帮忙照顾着,白天和大宝一块玩,根本就用苏志强操什么心,现在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了,苏志强更不用管什么了。

    苏志强和刘老二倒买倒卖小赚了一笔,刚开始的时候是能小赚一笔,但是时间长了,你老去别的村子里收集,但人家也能够摸清楚你的套路。也开始有模有样的学着开始倒卖鸡蛋了。

    苏志强和刘老二索性又拓展了别的业务,开始倒卖一些别的东西。这一下子赚的更是多了起来。

    苏志强对于这些小钱儿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因为自己之前赚的钱数可比这多的多。但是刘老二可不是这样的。看到自己赚的这些钱,简直是比自己在地里干一年赚的都多。也特别的激动,终于可以还债了,不用天天提心吊胆的害怕人家上门追债。

    虽然追债的那些不是什么高利贷的。但就是人家的那些白眼,也让刘老二心里特别的难受。

    刘老二拿着苏志强给自己的分红,眼睛瞬间就红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现在刘老二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强哥,谢谢你!”说着话语带着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