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起三国故事,我们不得不说的一场战役绝对是赤壁之战,此战堪称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孙刘联盟总兵力不过五万多人,曹操方面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号称八十万大军,其实没有那么多。)

二十万大军被孙刘两家一把大火烧去了一半之多,水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标志着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不在局限于黄河流域。同时,赤壁之战也是改写三国历史,奠定三分天下的一场大战。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聊一聊赤壁之战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先来说一说曹操,当时曹操刚刚完成了北伐,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这个时候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绝对是一方霸主,天下最强大的势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曹操班师回朝后马上就开始了向南进兵的军事和政治上的准备工作。曹操回到邺城后首先命人开凿玄武池用来练习水军;其次,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大将驻军于许都以南,随时准备向南进军;另外,召马腾及其亲属迁至邺城,以此来减轻北方的威胁,不过这件事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最后马超还是不顾父亲及家族二百余人的生命而造反了,当然,这是后话,与赤壁之战没有联系性。

同时,曹操罢黜了三公官,设置了御史大夫和丞相,且自己担任丞相,这时候的东汉王朝完全是曹操一人说的算,他的抉择,朝中百官无人敢反对。做了丞相后,曹操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最后,曹操罗列罪名,借此杀了当时名动天下的孔融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剑锋直指江东,决心一统天下。八月,荆州刘表病逝,蔡瑁、张允等人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九月,刘琮在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说下投降了曹操。这个时候,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对刘琮的投降还一无所知呢,直到曹军到达宛城附近时刘备才察觉到不对,而这时刘琮才派了宋忠来告知刘备,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弃城向南奔逃。



曹操知道江陵储备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担心刘备先到江陵,于是轻装追击,到达襄阳时得知刘备已经过去了,曹操更是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一天一夜奔袭了三百多里,终于在当阳县赶上了刘备,也在此爆发了我们熟知的长坂坡之战。

曹操进军江陵后,对刘琮等人进行了封赏,光侯爵就封了十五人,届时,整个荆州几乎都已经在曹操的控制之下了。而这时候的江东方面,战与不战也是争执不下。张昭等人觉得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而征战四方,无往而不利,如今曹操势大,又占据了荆州而虎视我江东,得了地利之便,我方兵微将寡,不足以和曹操抗衡,不如投降。

在众人讨论的过程中,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当孙权起身出去上厕所的时候鲁肃也跟了出来,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对自己说,就主动请教,鲁肃便和孙权分析了形势及利弊,结果和孙权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断然拒绝了张昭等人的投降之说,并调回了周瑜,决定发兵抗拒曹操,同时派鲁肃前去和刘备联络共抗曹操。



周瑜回来后也和孙权分析了局势,他认为曹操此次出兵只是送死而已,在他看来,曹操舍弃了鞍马而选择船舰,想与生长在江东水乡的人来决一胜负并不那么容易。何况现在正是冬季严寒时节,战马缺乏草料,而且中原地区的士兵长途跋涉来到江湖地区,必然会水土不服而引发疾病,这几个方面都是曹军的大患。于是周瑜向孙权请命率军数万驻于夏口,以拒曹操。孙权也当即拔出佩剑砍向面前的奏案,大声说道:“若有人胆敢再说降曹者,如同此案!”于是会议结束。

当夜周瑜又来见孙权,并声称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实则只有十五六万军队,加上荆州军队七八万人,也就二十多万人马,而且曹操常年征战,士卒早已疲惫,而江东兵马训练已久,正可以和曹军决一死战。于是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各自率领江东军万余人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共同协助筹划战略,自己坐阵中军。



此时刘备驻扎在樊口,兵力不过一万,刘备每天都派士兵到江边眺望孙权的军队,更是亲自前往周瑜的船队慰劳,当刘备得知周瑜只有三万人时确实有些失望,觉得太少了,毕竟曹操方面可是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呢!周瑜却说三万人已经足够了,于是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及两千人马跟在周瑜后面,但不归周瑜统领。其实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了。

十二月,孙刘两军逆水而上,在赤壁与曹军相遇,此时曹操军中瘟疫流行,而且新编的水军与荆州水军无法顺利磨合,士气明显不足,首战就被周瑜打败了。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到江北与陆地上的军队汇合,把战舰停靠在北岸乌林操练水军,以等待时机,周瑜则把军队停靠在南岸赤壁一侧隔江与曹操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