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一部《三国演义》更是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绝伦的三国故事,把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描述活灵活现,文学艺术之高令人叫绝。其实三国时期不仅有能臣武将,还有一些自恃才高,自大狂妄的狂士,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第三位,张松

张松,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益州牧刘璋手下别驾从事,当初刘璋受张鲁势力的威胁,怕抵抗不住张鲁大军,于是便派遣张松前往曹操那里游说,打算投靠曹操以对付张鲁。

可是张松到达许都后,本想把益州献给曹操,当时张松心中都布置好了,但因曹操嫌他样貌丑陋,身材矮小,对他有些轻慢。张松心中不快,脾气就上来了,直接大骂曹操无能,说曹操不能剿灭孙权、刘备,气得曹操假牙都咬碎了,当时就要杀他,还好被手下以“不宜斩杀使臣”的理由给劝阻了。

经过这么一闹,张松也不敢再待在许都了,就回去见刘璋,说了曹操一大堆坏话,并劝说刘璋和曹操断绝关系。又告诉刘璋说刘备和他是同宗,我可以再跑一趟,去请他来和咱们一起对抗张鲁。刘璋听完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结果这家伙到了刘备那里还是一副狂妄自大的样子,鼻孔朝天,谁都看不上,张飞最看不惯这样的人,就想宰了他,被诸葛亮拦住了。

然后张松向刘备等人陈说了来意和自己的计划,刘备自然愿意帮忙,后来张松和好友法正密谋出卖了刘璋,直接导致刘备入主益州,但张松在这之前因哥哥张肃的举报,已经被刘璋给杀了。这也是刘备和刘璋决裂的原因,后来刘备不得不硬攻刘璋。

张松虽然狂妄,其实还是很有才华的,样貌虽丑,但头脑灵活,见多识广,伶牙俐齿,可惜的是过于放荡不羁。关于张松《三国志》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倒是《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说他在曹操那里舌战群儒,把曹操手下一干文臣说的哑口无言。但不管张松才华如何,卖主求荣总是令人不齿的行为。

第二位,许攸

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手下的谋士,此人同样很有才华,却得不到袁绍的重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因家人犯法,加上郭图的排挤被抓了起来,许攸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曹操。

话说许攸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鞋都没来得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可见曹操一开始对他还是非常看重的。

当时正是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曹操当时已经没有太多的粮食了,这一点许攸是知道的。而且许攸曾向袁绍献计派军偷袭许都,这样即使不能立刻打垮曹操,也能让其首尾不能兼顾,可是袁绍不听啊!但是许攸到了曹操这里之后,曹操对他很尊敬,许攸就献计曹操,让他派轻骑偷袭袁绍在乌巢的粮草大营,加上袁绍听信了谋士郭图的意见,只这一战曹操就击垮了袁绍大军。

许攸也就一直留在了曹操身边,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病逝,两个儿子因继承权问题发生矛盾,自相残杀。

到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终于攻破邺城,占领了冀州,许攸在这一战中献计有功,但许攸此时开始有点飘了,自恃功高,竟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小名“阿瞒”,还说什么如果没有我许攸,你小子会有今天吗?能站在这冀州城中看风景吗!看看狂不狂?试问曹操身边有才干有才华的人有多少,有谁敢指着曹操的鼻子直呼他的小名的?别说小名了,有谁敢直呼他的大名的?肯定没有啊!(反正意思就是个意思吧)。

曹操听后表面上一点没有生气的意思,还对许攸说:你说的对啊,要是没有你,哪来的我曹操今日!对许攸是一顿称赞,但心里有有些不开心了。后来许攸又在城外对别人说如果没有他,曹操怎么可能打得下来冀州之类的话,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三国演义》中是被许褚一怒之下给砍了脑袋。)

所以做人不要太狂,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容忍你的狂妄。罗贯中在文中是这样描述许攸的:

堪笑南阳一许攸,欲凭胸次傲王侯。

不思曹操如熊虎,犹道吾才得冀州。

第一位,祢衡

我认为这一位,要比前面那两位都要狂妄,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