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陆逊,字伯言,生于183年,死于245年,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孙权赞为“社稷之臣”,也是东吴四大都督里面活得最久的一位。孙权称帝后,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可见孙权对他有多重视。

陆逊本是江东的大族,和鲁肃相似,也是家大业大的主,家里不差钱,祖父陆纡曾经做过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做过九江都尉,所以陆逊即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陆逊少年丧父,一直跟着自己的从祖父陆康生活,也就是陆逊父亲的亲叔叔。话说陆康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曾经力谏汉灵帝放弃铸造铜人,减轻百姓负担,可惜被宦官诬陷罢免了官职,后来又经朝廷启用,担任议郎。

后来庐江郡出现匪患,多达十余万人,打家劫舍,搞得民不聊生,地方政府不能镇压,于是汉灵帝就封陆康为庐江太守去镇压土匪。陆康到任以后赏罚分明,很快就击破了匪首黄穰等人,其余的土匪望风归降,从此庐江恢复了往日的太平景象,由此可见陆康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文能治邦武能安国的全才。后来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曾冒险派孝廉向汉献帝进贡,被汉献帝封为忠义将军,已经是九卿级别。

后来陆康和袁术闹翻,当时孙策正在袁术麾下,于是袁术就派遣孙策领兵来攻打陆康,这一打就是两年,最后陆康兵败,孙策攻破了庐江城,不久后陆康就病死了,享年七十岁。在这之前陆康已经把自己的亲属和陆逊送去吴郡避难了,因为当时陆康的儿子陆绩年幼,所以就由陆逊撑起了这个家,在吴郡一带也小有名气。

孙策死后,孙权接手了哥哥的所有的事务,广招贤士,陆逊当时才二十一岁,就慕名前来,做了孙权府上的幕宾。后来还担任了海昌都尉,兼海昌的县令,因海昌遭遇旱灾,陆逊就开仓放粮赈济一方百姓,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当时有一个叫潘临的土匪头子纠结一群人在会稽一代作乱,扰乱百姓多年,陆逊便招募兵马前去征剿,经过几场大战终于平定了潘临,这时候陆逊手下已经有两千人马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孙权看陆逊屡建功勋,对他非常喜爱,就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并且经常和他商量国家大事,这时候孙权对他已经相当看重了。后来陆逊又劝谏孙权扩充军队以平定内部的匪患,孙权采取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身侧的帐下右部督,统领帐下亲卫部队,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同年,费栈被曹操策反,煽动当地的山越族(就是土匪)造反,孙策就派陆逊前去征讨,费栈当时人多势众,陆逊带去的兵马远远少于费栈,陆逊便采用了疑兵之计,很快就击败了费栈,并勒令各山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居住,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后来陆逊奉命驻守芜湖。

时间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曹操,陆逊和吕蒙定下计策,一起谋取荆州,先是吕蒙装病回建业修养,孙权便让陆逊代替吕蒙职务到陆口管理事务,期间陆逊写信告诉关羽自己一方绝对不会趁机攻打荆州,本来孙刘两家早已结盟,关羽就相信了。

结果就在关羽和曹军作战的关键时刻,吕蒙白衣渡江攻陷了荆州各郡,陆逊率军拿下了公安和南郡,孙权也率兵占据了江陵等地,后来又是陆逊指挥兵马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最后关二爷无奈退守麦城,十二月,被潘璋手下司马忠擒获,最终被杀身亡。

这一战陆逊前后斩获招纳了关羽所部的数万人,功劳确实不小,被孙权封为了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陆逊此时的地位已经在吕蒙之上了。荆州一战确实非常成功,但这一战也凸显了陆逊和吕蒙一样,都是鼠目寸光之辈,战略眼光远没有周瑜和鲁肃长远,也因为这一战的成功,改变了东吴和蜀汉的战略方针,使得两国最终只得走向灭亡,只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了几年而已。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四月刘备在蜀中称帝。同年,刘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决意东征为关羽报仇,从此孙刘两家撕破了脸皮。这时候想必最高兴的就是魏国的国君曹丕了吧,曹丕心想,你们先打着,我就看个热闹,等你们打累了,两败俱伤的时候我再收拾你们。

黄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东吴进发,孙权此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命他挑选将领前去迎战刘备,又派人和曹魏结盟。看看这叫什么事,不过孙权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当时的刘备拥有川蜀之地,兵多将广,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而魏国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大,孙权担心曹魏会趁机偷袭,那到时候自己腹背受敌就彻底歇菜了,所以只好先和曹魏建立关系,才能少去一些麻烦。

当蜀军进攻巫山,秭归时,陆逊不进反退,把上百里的峡谷都让给了刘备,派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目的就是让刘备的战线拉长。

第二年,也就是黄初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好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汉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汉的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后来刘备派兵围困了驻守夷道的孙恒,吴国将领都请求去增援,陆逊却不允许,他说孙恒一旦支撑不住自然会派人前来求援,既然现在还没有求援,就说明他还顶得住。之后刘备又多次派兵挑战,陆逊只是坚守城池,丝毫没有迎战的意思,吴国将领多次要求出战陆逊都回绝了,大家都搞不懂陆逊在卖什么关子,但他是大都督,三军的统帅,他的命令没人敢违背,只好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