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惜,能源核心实在是太重了。

足足三百多斤的重量让两个人都抬得青筋暴起,两眼发黑。

而且它还很小,总共只有一本书那么大。

“啊……这鬼东西怎么会那么重!”于颂秋感觉自己的手臂都要被压断了。

“休息、休息一会?”林堰小心翼翼地指挥于颂秋和他一起发力,把黑匣子摆到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

真的抬不动了,她的腰都要断了,于颂秋痛苦地擦掉脸上的汗水,解下腰间的水壶喝了一大口。

林堰站在旁边,也气喘吁吁。

不过,他已经很习惯这种生活,因此尚有余力来安抚于颂秋:“再加把劲。只剩下五百米了,很快就到了。”

于颂秋疲惫地看他:“不能用四人脚踏车嘛?”

林堰尴尬地摇摇头:“太重太小,两相叠加之下,四人脚踏车会被压折的。”

四人脚踏车只是普通的脚踏车,根本无法和双足机器人这种尖端造物相媲美。

于颂秋呻|吟一声,仰面躺在石头上。

片刻后,她突然坐起来:“这里比避难所的地势高,对不对?”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非常擅长使用工具。

于颂秋不想当人肉搬运工了,她盯上了双足机器人内部的线缆和齿轮。

显然,能够让双足机器人带着沉重的能源核心和铁板自由行动的线缆,一定可以承受住如此大的压强。

林堰有些犯懒,但看着于颂秋兴致勃勃地往回走,便只好老老实实地守在石头边上,等待她的归来。

没过多久,于颂秋拖着一大圈线缆,从远处出现。

从机器人身上拆下来的三个滑轮依次扣紧,线缆一圈圈绕在滑轮周围,一端捆在大石头上,一端被林堰拉住。

“真的有用嘛?”林堰有些不信,但他依旧老老实实地拉着绳子,走进避难所中。

也不知道他把绳子捆在了哪里,于颂秋站在绷紧的线缆上踩了踩,感觉十分结实。

接下来就简单了。

由线缆编织而成的绳套圈住沉重的核心,为了防止加速度太快,核心冲开大门,他们还在门前垫了许多“降速板”。

其实就是把一块块从双足机器人身上拆下来的板子夹在线缆中间,从而不断消耗能源核心的动能。

这些事情花了三十分钟,但于颂秋感觉很值。

不能再搬了,再搬,腰和手臂上的肌肉都会拉伤的。

林堰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套装置:“也许在用完之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组收起来。以后拉水拉柴,也能用得上。”

于颂秋不置可否,只轻轻说:“开始了。”

刺啦——

套着能源核心的线缆一路下滑,最后停在半路上。

它摇摇晃晃地,却怎么都不肯继续前进。

石头和避难所里的落差高度实在是太低了,线缆在能源核心滑过时,不断受到向下的拉力,致使它所处的位置变形成了整条线路的最低点。

林堰愣愣地看了一会儿半路夭折的计划,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哈……也好,也好!起码省了一半的路程。”

于颂秋的脸都黑了,她气呼呼地抓着能源核心,独自拉动它往前走。

哼,她的计划才没有失败呢!

即便滑轮无法让能源核心一路滑进避难所,也可以省下五分之六的力气。

因此,原本需要两个人才能勉强搬动的能源核心,可以被她一个人拖着跑了。

林堰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快步上前,追上了于颂秋。

“我来吧,我也想试试。”他看着于颂秋轻松的模样,着实好奇装置的效果。

“哝。”于颂秋松开手,看着林堰兴致勃勃地尝试了起来。

最后,林堰评价道:“虽然出了点意外,但效果非常不错。”

他好奇地看向正在收拾线缆的于颂秋:“你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东西?”

非常实用,却叫人摸不着头脑,想不通原理。

于颂秋坐在长凳上,抬眼看林堰:“你上过学嘛?”

林堰眨眨眼睛:“我当然上过了,我以前也在避难所里呆过的。”

上过学怎么会没有学过物理?

于颂秋心下狐疑,却只道是因为林堰上学的时候走神了,又或许是因为这套滑轮组合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情况下的高中物理课上确实不会重点讲。

她挠挠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上学的时候应该有教,可能是你们的老师没说。”

上学的时候还会学这个?林堰整个人都困惑起来了。

上学的时候不应该是在教《荒野中常见的可食用动植物》,《探秘旧时代——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简单急救术》,《避难所大全》和《格斗与射击》之类的课程嘛……

大概是他所在的避难所已然落魄,所以这些古怪实用的技巧都失传了吧?